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日期: 2017-03-10 信息来源: 点击数:

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学习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体会

 
王 华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是干部成长成才的重要因素。”带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更好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举措。
  一、 正确认识、把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和智慧精华
   中华民族素以“崇尚道德”、“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道德以儒家道德思想为主体,内容丰富,博大精深,主要体现在家庭、社会、国家、世界、自然等方面。在家庭方面,强调父慈子孝、尊老爱幼、长幼有序、夫妻恩爱、兄友弟恭,崇尚“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等等; 在社会方面,强调与人为善、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成人之美、社会和谐,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 在国家方面,强调国家和民族大义、为政清正廉洁、亲民爱民,崇尚“天下为公” “精忠报国”、“为政以德”等等; 在世界方面,强调民族之间要睦邻友好、和而不同、以德服人、爱好和平,注重民族气节,崇尚“天下一家”、“协和万邦”、“和为贵”等等; 在自然方面,强调敬畏自然、向自然学习、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崇尚“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等等。
对待中华传统美德,我们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行创造性的转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政德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概括起来,中华优秀为政美德的精华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强调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儒家认为,人禀天地之精气而生,有生命、知识、智慧、道义,优于万物,是宇宙万物中最高贵者。在“天、地、人”三才中,人处于最重要的位置。孔子强调“仁者爱人”,孟子提出民本思想,主张躬行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实现人的价值。在儒家看来,仁德应当通过自身的努力而得以体现,进而由己而及人、及国家。他们把自己的思想理论同社会实践相联系,同国家治理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基本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在具体实践中,儒家强调“泛爱众而亲仁”、“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要求做人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待现实社会,从个体人的修身出发,进而实现治国、平天下。
   (二)以和为贵。中国古代圣贤认为,“和”的最高层次是政治上的和谐,即注重个人、家庭、国家一体观念。强调普遍和谐的意识,注重整体的观念,群体至上的追求和中庸之道的方法。孔子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孟子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儒家学说中,通向和谐目标的途径便是“中庸之道”。“中庸”作为一种为人、为政方法,讲究“和而不同”,求大同,存小异,使人人各得其所。“以和为贵”的德政思想,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促使人们认识到在维系社会群体和谐中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一种亲和力,从而提升全民族的综合实力。在“以和为贵”理念的指导下,中华民族一般都主张以和平方式解决矛盾或争端,而不主张诉诸武力对抗。中华传统“和合”思想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融合,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三)以礼为序。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礼之用,和为贵。”可以说仁、和、礼三者是相互联系着的。仁的实现离不开礼的规范,维系和的局面离不开礼的调控,仁是儒家设想的应然的人格状态,和是儒家设想的应然的社会状态,二者的实现都必须以礼为手段。礼对于社会而言代表着一种秩序,而对于个人来说,礼又是一种行为规范。历来的儒家大师主张,“礼”是治国良策,一个贤明的统治者都应当学会以“礼”管理国家,即把一切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仪式贯彻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认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礼义,遵从礼义规范,不仅要以“礼”治国,而且要依“礼”做人。礼学的另一个方面就是站在民族群体的立场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维护族群的和谐、团结、统一,规范人们的行为,指导人们的生活实践。礼学中的这内容具有普适性,是同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复兴联系在一起的。
   (四)以德为国。儒家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是“以德为国”。以德为国强调“修齐治平”。孔子说:“德不孤,必有邻。”《大学》第一章就说:“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个人修养了好的品德,家庭就能和睦,国家就能安宁,世界就会和平。从皇帝到老百姓,统统都应该以修德为根本。修德既是个人的私事,也是国泰民安的大事。以德为国强调“德主刑辅”,对民众推行教化。为政者教化百姓的内容包括教民以生存的技能,保家卫国抵抗外侮的本领,推行道德教化,将伦理通过家庭进入社会,成为管理国家的社会道德规范,使民众自觉维护社会秩序。为政者坚守诚信,教民以信。国家要提倡“义”,以义教化民众。儒家强调以道德伦理作为政治统治的手段,施行仁政,同时要求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承。 “德主刑辅”成为历代政教奉行的一条治国原则,唐律云:“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中华民族经历无数次战乱依然不断向前发展,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东方文明,以儒家“德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治国理论起到了不可磨灭的积极作用,具有超越时空的现实意义。
   二、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
我们党想来重视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和弘扬。86年前,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 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反复强调,要传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弘扬传统美德,形成时代新风,振奋民族精神。从而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推进到了一个新高度。
   习近平同志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将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德”这个思想,把多少年没有讲清楚的问题一语破的,让人豁然开朗。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人们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也出现了多元变化趋势,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紧迫性。因此,要切实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全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领域。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使其成为涵养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源泉。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人们的道德实践能力。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发挥新闻媒体、公益广告、文艺作品的教育功能。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道德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有机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法律与道德的相互作用构成了人类社会治理的历史,治国理政既要追求规则之治,又要追求良善之治。要正视中国长达数千年重“人治”、轻法治的事实,大力加强法制建设,充分发挥法治对社会生活、国家治理的主导作用。纵观历史,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各自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国家才能治理有序,社会才能健康运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实质上也是承接优秀传统文化、建构现代政治文明的自觉。
   三、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弘扬中华美德,自觉加强党性修养
   习近平同志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党性是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坚持以信念、人格、实干立身,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不断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加强品格陶冶。党员领导干部要履行好职责和使命,首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增强自我修养的必要性,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身课题,自觉地按照“三严三实”的要求,常修为政之德,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吸取传统文化中修身之道重在执着追求理想社会和理想人格的养分。理想社会的追求,既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也要胸怀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做好当前每一项工作;理想人格的追求,立忠诚笃信之志,补足精神之钙,挺起精神脊梁,锻造党性基础上的理想人格和精神品格。不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勤奋工作、廉洁奉公,为理想而奋不顾身地去拼搏、去奋斗,展现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要自觉地通过各种有效途径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塑造。要加强学习,学理论,学党章,学优秀传统文化,学有益的文明成果,保持思想活力,滋养浩然之气。要自我警醒,慎独慎微慎初,防止温水煮青蛙。要自觉主动投入到严格的党内生活中锻炼,尤其要把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防身治病的有力武器,既深刻剖析和检查自己,又开展诚恳的相互批评,触及思想和灵魂。要在实践中磨炼,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使党性要求内化为心,外化为行,落实到为党和人民干事创业之中。

  (本文发表在《曲阜师大报》2017年第2期)
 

 

Copyright2019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统战部版权所有

地 址:山东省曲阜市静轩西路57号曲阜师范大学    邮政编码:273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