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部边陲的喀什大学,一位来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的学者,以传统文化为墨,以实际行动为笔,书写着援疆路上的动人篇章。他就是山东援疆干部、喀什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国学院副院长周海生,七一前夕被山东援疆工作指挥部授予“山东援疆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称号。
扎根边疆,躬身实干。初到喀什,面对陌生环境与全新挑战,周海生迅速转变角色,全身心投入国学院建设。作为国学院副院长,他深知责任重大,深入调研后,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发展规划。在他的积极争取下,喀什大学国学院成功成为国际儒学联合会团体会员单位,为学术交流搭建起广阔平台。站上讲台,他以深厚学养和渊博知识传道受业解惑,他的课堂,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浸润,让学生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相交以诚,凝聚合力。团结协作是周海生开展工作的重要法宝。工作中,他主动与当地教师交流,虚心学习,同时毫无保留分享经验,助力年轻教师成长。他真诚务实的作风,赢得同事尊重信任,在国学院营造出团结向上的良好氛围。
以文化人,同心筑梦。在民族团结工作上,周海生更是不遗余力。他深知文化是民族团结的根与魂,于是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搭建起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他将儒家“仁爱”“和谐”等思想传递给各族群众,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疆地域、民族文化融合创新。越来越多的人在文化交流中,感受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多元一体的魅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初心如磐,砥砺前行。周海生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展现了新时代知识分子风采,赢得广泛赞誉。周海生表示:将继续坚守初心,不负使命,为喀什大学发展和新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更大力量,让文化润疆之花在西部边陲绚丽绽放。